10.11沪铝期货实时行情:供需双杀情况下 沪铝多头情绪不减

互联网2021-10-11 08:58:21 举报

“碳达峰”双控+限电限产对电解铝供应端产量的压制效果凸显,电解铝日均产量从4月份峰值10.8万吨降至9月份的10.3万吨,折算运行产能减少180万吨。按照市场公开信息统计,减产产能或达到270万吨,因此后期仍有小幅下降空间。

1-9月份中国电解铝产量2907万吨,同比增速6%,从月度数据看同比增速从3月份的10.2%降至9月份的0附近,预计2021年全年电解铝产量增速降至3.5%,进一步下调供给端增速预期。

限电的影响供需“双杀”,在华东及华南等主流消费地,限电对下游加工企业也同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,不少企业被要求白天休息夜晚开工或开4停3,同时镁锭价格从13000元/吨涨至目前50000元/吨,峰值达到7.3万元/吨,硅从10000涨到63000每吨,使得铝棒加工成本涨至800元/吨附近,而铝棒加工费却只有400-600元/吨,镁硅价格上涨加工费难上调抑制下游开工积极性,铝锭社会库存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累库。

铝棒社会库存从7月底的最低点10.7万吨涨至目前16.65万吨,铝锭社会库存从8月初的72.4万吨涨至目前86.2万吨。

最近市场热传高耗能企业取消优惠电价的政策,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调整为原则上不超过20%,对高耗能行业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,不受上浮20%限制,具体针对电解铝企业电价上调具体政策尚未实施,暂且按照电价上调20%计算,全国加权电价从0.31元/吨上调至0.37元/吨,成本受电费影响上涨800元/吨,但电解铝企业生产利润仍有5000元/吨,成本端的上移并不会影响电解铝供需平衡,但却助涨了市场的利多情绪。

当下下游实际生产情况受到限电影响旺季不旺,但市场对消费旺季的预期犹在,碳排放为长周期政策并不会发生转向,电解铝复产周期长,减产产能短期难以复产,新增产能受抑制,而下游加工企业的限产为短期限电因素所致,随着内蒙煤炭的增产以及中澳关系的缓和,相比较之下下游弹性更大,减产只是短期行为,随着电力供应的回复,下游企业将会优先复产,因此供需错配的情况仍将持续,实际的累库并未能打压铝价。此外2021年正值竣工周期,建安工程投资维持正增长,4季度电解铝消费存在一定保证,且地产行业在长期的施压下出现违约风险,因此政策方面或将出现利多,为稳定消费专项债将于11月之前全部发放完成,基建或将提速,因此对实际消费不宜过分悲观,铝价维持逢低布局多单策略不变。

广西调研纪要

氧化铝企业A

目前氧化铝双控只是概念,还没有涉及指标,规划总产能200万吨,目前只建成一条生产线和一台焙烧炉,建成年产能100万吨,目前运行年产能80万吨,焙烧炉年产能能达到150万吨,存在北销的情况。铝土矿以当地资源为主,越南矿高储备丰富,但缺少运输线路。目前当地电价为四毛多每度,碳排放新政也使得传统的行业经历重大的考验,公司有计划引入光伏发电,替代传统的火电。电价因煤炭而上涨,辅料因碱而上涨,每吨利润预计在800-900元/吨,峰值会达到1000以上。氧化铝和电解铝的价格传导性并不大,原因在于产能的投入并不匹配,电解铝项目已接近峰值,而氧化铝仍将继续再投,且内地的资源也不匹配。

氧化铝企业B

目前运行年产能220万吨,使用南方电网进行供电,电价在每度0.55元以上,拥有两座矿山,每年大概用量在600万吨,可以满足生产需求,但自有矿越往后使用,品味就会越低,相应成本就会越高,之前碱耗在70-90公斤左右,现在在120-130公斤左右,最少也在100公斤以上。目前公司的煤炭和碱库存均有所减少,其中煤炭公司正常情况下会三个月的库存,现在只有一个半月,煤炭来源中1/3为本土,2/3为进口。燃气的价格从2块多涨到了6块多。产品以自用为主,北销很少,不做库存。产量受双控略有影响,但未明确具体的碳排放指标问题。

电解铝企业C

电解铝涉及产能130万吨,尚有20万吨因电力供应问题未投产,推迟到2022年,双控限电受到实际影响,除了内网和外网的用电要降负荷意外,自用电也受到限制,大概在20%左右减产30万吨,当下运行产能80万吨。电价从上半年3毛5,到下半年4毛7,算上过网费综合电价5毛3,成本受到很大影响。目前电解铝成本在18000-19000每吨。(关于电价及生产成本与市场情况存在较大出入,后续继续核实)

下一页